马面裙:一个被迪奥抄袭的传统文化
马面裙,又名“马面褶裙”,是中国古代女子主要裙装款式之一。它的形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,明清时期最为流行。
马面裙的起源和演变
马面裙起源于宋代,流行至明朝时期,成为汉族女子的日常着装。在清朝时期,马面裙依旧流行,尽管盛行满族旗装。到了民国时期,马面裙仍然保持着流行度。
马面裙的基本形状与特点
马面裙的基本形状是一片式的,前后各有四个裙门,两两重合并对称。穿起来后,正面和背面为宽且平滑的不打褶面,两侧则有打褶。裙子正面的不打褶面称为马面,因此得名马面裙。
马面裙的设计与装饰
根据马面裙的平面示意图,正面和背面都由内裙门和外裙门组成。明朝时期的马面裙的裙角常带有花纹,而到了清朝,人们更喜欢在外裙门上装饰纹饰。装饰后的外裙门看起来如同裙子上多出一条装饰带,但实际上它仍然是裙子的一部分,没有脱离整体。
电视剧中的马面裙
电视剧中的马面裙在设计时将马面的装饰部分单独做成带子,搭在裙子中间,这是不正确的。这样做的结果是马面裙看起来像是多出一块"舌头"挂在前面,走路时带子会晃动,不美观。
马面裙的实用性
马面裙在明清时期广泛普及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前后都开门,穿起来非常方便,无论是跨门槛还是骑马。古人在穿马面裙时通常会穿一条裤子,避免走光的问题。现代改良后的马面裙更为美观,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选择穿马面裙。
马面裙的传承
近年来,由于迪奥抄袭事件,马面裙再次引起热议。作为传统文化,我们应该更加发扬马面裙的价值,而不是让它遭受抄袭和盗窃的困扰。
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,可以推广到全世界,可以借鉴,但是不能被掠夺,占为己有,请有关部门坚决维护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。